近日,廈門大學與廈門市未來顯示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在鈣鈦礦窄帶光電探測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在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發表題為“Spin-deposited Ruddlesden–Popper Polycrystalline Perovskites for Large-Area High-Sensitivity Filterless Narrowband Photodetectors with Ultrafast Response Speed”的研究論文。通過對二維鈣鈦礦多晶薄膜的激子吸收和載流子擴散特性精確調控,結合電荷收集窄化機制在3.6 μm厚的薄膜中成功實現了高靈敏度快速響應的鈣鈦礦窄帶光電探測器,其窄帶特性可通過有機大分子進一步精確調控,并基于旋涂工藝制備了大面積窄帶傳感陣列實現色分辨成像,為低成本、大面積、高性能鈣鈦礦窄帶光電探測器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
研究背景
?
傳統的窄帶光電探測器依賴于寬帶探測器與窄帶濾光片的組合使用,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鈣鈦礦光電探測器(PNPD)因其優異光電性能、高缺陷容忍度、可室溫液相低成本制備等優勢使其在制備高性能、大面積窄帶光電探測器上展現出巨大潛力。目前鈣鈦礦窄帶光電探測器主要通過電荷收集窄化(CCN)機制實現,通常需要厚度超過60 μm的單晶鈣鈦礦增加短波長光子產生的載流子復合,抑制短波長光響應,從而實現自濾波PNPD。然而鈣鈦礦單晶的制備過程繁瑣且耗時較長,同時其感光面積有限,難以滿足大面積制備的需求。
?
?
?
研究內容
?
?
?
?
圖1 鈣鈦礦多晶PNPDs的制備和窄帶響應機制示意圖
?
?
?
?
?
?
?
?
? 圖2 通過鈣鈦礦的組分調節實現可見光范圍內窄帶探測范圍可調的PNPDs及大面積傳感陣列在弱光下的色分辨成像
?
?
?
?
研究相關
?
?
?
(來源:廈大科創夢工廠)